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锚定“十五五”谋合作促发展——经济学院党政班子赴慈溪开展走访调研

  9月8日,经济学院党政班子携业务骨干一行10人赴慈溪,围绕 “十五五” 规划中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科技赋能等领域展开调研,旨在深化校地合作与产学研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上午,考察团首站走访宁波耀华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坚钢热情接待并参观生产车间,介绍企业科技赋能传统制造、智能化设备升级的实践成果,双方聚焦人才供需对接,重点探讨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向。随后,考察团赴周巷镇与镇政府的班子成员进行座谈交流。


  校政联合座谈会上,卢毅镇长首先介绍了周巷镇的基本情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硬实力:作为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镇,周巷镇始终坚持工业立镇,不仅以“中国小家电之乡”的美誉闻名全国,更培育出4000余家市场主体、2.5万余家活跃经营单位;202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2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达299亿元,亮眼数据直观展现了其强劲的经济发展动能。

副镇长蔡孝直则从区位优势与城市规划维度作补充阐述:周巷镇地处交通要冲,区位优势显著,当前正全力构建“五大核心区块”城市格局,通过推进大交通网络规划建设与旧城改造升级,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打造一座产城深度融合、文旅特色鲜明的精致小城市。

  下午,考察团到访浙科大慈溪产业研究院,院长楼树芳热情接待并主持交流。会上,楼树芳通过宣传片介绍了研究院的发展成果: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在产学研协同、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领域持续发力,已成功促成数十项技术落地,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及人才支撑。


  在合作路径探讨环节,楼树芳院长紧扣“十五五”期间慈溪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需求,向学院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方案:一是联合编制慈溪社会经济发展蓝皮书,依托经济学院人才优势,结合慈溪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形成专业评价报告,为“十五五”政策制定与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推动教师挂职交流,推荐学院数字经济、产业经济等方向的年轻优秀教师入驻研究院,既将高校前沿理论与研究方法融入地方实践,也为教师积累基层调研经验;三是搭建双向人才流动桥梁,积极推荐慈溪事业单位的优秀业务领导及企业专家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实施双向交流模式,进一步深化应用型大学的实践属性和应用导向;四是开展校企地联合育人,整合三方资源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定向培育契合慈溪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步打通学生实习与就业渠道,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的精准对接。

  针对这四项紧扣“十五五”规划落地的合作路径,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刘发明、副院长(主持工作)翁异静给予了肯定。刘发明表示,方案精准匹配校地双方需求,学院将全力推进落地,同时可依托国际化特色,联动慈溪跨境电商行业搭建实习实践平台,既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也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实践机会。翁异静进一步提出,学院计划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联合周巷镇发挥产业优势,拓展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在数字经济、跨境电商领域深化大学生联合培养,定向输送适配人才;此外,还将与慈溪市数字经济协会、跨境电商协会深入沟通,围绕行业痛点与人才需求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慈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方一致认为,系列举措将有效打通校地合作“最后一公里”,让高校智力资源切实服务地方发展,为慈溪“十五五”规划实施注入强劲的学院力量。